愚公移山

yú gōng yí shān [yu gong yi shan]
常用 四字成语字 近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ㄩˊ ㄍㄨㄥ 一ˊ ㄕㄢ
读音: 愚;不能读作“yū”。
繁体 --
简拼 YGYS
结构 主谓式成语
分类 成语结构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
愚公移山释义

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。

愚公移山典故

 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,一座叫太行山,一座叫王屋山。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,快90岁了。他每次出门,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,要绕很大的圈子,才能到南方去。  一天,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,说:“我准备与你们一起,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,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。你们说好吗!”  大家都表示赞成,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,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,又怎能把太行、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?再说,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?” 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,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。  第二天一早,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。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,但他们还是坚持挖。直到换季节的时候,才回家一次。 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,特地来劝愚公说:“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,凭你这有限的精力,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?”愚公回答说:“你这个人太顽固了,简直无法开导,即使我死了,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。儿子死了,还有孙子,孙子又生孩子,孩子又生儿子。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,而山却不会再增高,为什么挖不平呢?” 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,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。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,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,把两座山背走。从此,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。

愚公移山用法说明

愚公移山主谓式;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愚公移山例句

在现代化建设中,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。
我们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征服沙漠,让它变成绿洲。
在学习上,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。
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。
愚公移山的这种执著其实也是一种责任,做人的最起码的一种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。
当年横贯公路的开挖,正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。
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虽然讲的不是同一件事,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一样的。
十大建设所以会成功,就是全民发挥了愚公移山的精神。
然后你根据意思联想一下当你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,句子就出来了!
你想要独力完成这件事,恐怕非得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可。
只要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,不要说一条横贯公路,就是十条也可以开辟成功。
我们要有愚公移山一样的斗志,坚持不懈,永远不放弃,去登上梦想的彼岸!
只要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,不要说一条横贯公路,就是十条也可以开闢成功。
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,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。
每月有两个周日,"樱桃"在愚公移山俱乐部主办"电影和电影人"系列。
我希望你有耐心和毅力,再困难的事,都能像愚公移山一样,努力完成。
我们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治脏治乱治差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
毛泽东运用“愚公移山”的典故,目的是以古喻今。
现代管理科学讲究效率,不是每样事情都用愚公移山的傻劲就值得讚赏。
现代挖隧道还用鎯头慢慢敲?那不是和愚公移山没两样?
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说的就是有志竟成的道理。
在四化建设中,我们要继续提倡和大力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。

愚公移山变体形式

愚;不能写作“禹”。

愚公移山相关成语

愚公移山变体形式

愚,不能写作“禹”。

愚公移山的成语谜语

最大的意志

愚公移山翻译

俄语: горы свернуть <преодолеть все препятствия>

愚公移山成语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