惩前毖后

chéng qián bì hòu [cheng qian bi hou]
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ㄔㄥˊ ㄑ一ㄢˊ ㄅ一ˋ ㄏㄡˋ
读音: 惩;不能读作“chěnɡ”。
繁体 懲前毖后
简拼 CQBH
结构 联合式成语
分类 成语结构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
惩前毖后释义

惩:警戒:毖:谨慎;小心。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;以后小心;不致重犯错误。

惩前毖后典故

  西周年幼的周成王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治理国家,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、蔡叔度造谣说周公准备篡位,周公为表忠心隐居外地。管叔鲜等立即叛乱,周成王请周公率军讨伐。周成王说他要从所受的惩戒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情形。

惩前毖后用法说明

惩前毖后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。

惩前毖后例句

唐总理惩前毖后,实不欲再当此任,只是需款甚急,又不好不硬着头皮,出去商办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十回)
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,而非赶尽杀绝。
对犯错误的人,我们应该采取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态度。
对醉驾采取“重典思维”,以惩前毖后,从法律层面得到了呼应。
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,才不会重蹈覆辙。
错误不可隐瞒,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,以便惩前毖后。
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是我们党挽救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方针。
对于失足青少年,要坚持惩前毖后的方针,重在教育改造。
对于犯错误的人,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,以便达到惩前毖后的目的。
这次的火灾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,但是惩前毖后,以后对于火烛可不能大意。
他这种惩前毖后的谨慎态度,值得我们多多学习。
我们要从错误的经验中学习智慧,惩前毖后,以避免再犯。
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,历来是我党对待犯错误同志的态度。
我们采取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方针,是正确的。
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,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,这些原则,对他们还是适用。
比如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方法。
不管他能改不能改,总是要帮够,要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。
要根据“惩前毖后”与“治病救人”的方针,帮助犯错误的同志着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。
毛泽东同志还提出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,对犯了错误的人应当允许人家革命。
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的方针,是团结全党的方针,我们必须坚持这个方针。

惩前毖后变体形式

毖;不能写作“毙”。

惩前毖后相关成语

近义词

反义词

惩前毖后变体形式

毖,不能写作“毙”。

惩前毖后翻译

日语: 前(まえ)の誤(あやま)りを後(あと)の戒(いまし)めとする
俄语: извлекáть урóк из ошибок прóшлого в назидáние на будущее
其他: <德>aus früheren Fehlern lernen,um künftige zu vermeiden<法>tirer la lecon des erreurs passées pour en éviter le retour

惩前毖后成语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