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钧一发

qiān jūn yī fà [qian jun yi fa]
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ㄑ一ㄢ ㄐㄨㄣ 一 ㄈㄚˋ
读音: 发;不能读作“fā”。
繁体 千鈞一發
简拼 QJYF
结构 紧缩式成语
分类 数字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
千钧一发释义

钧:古时的计量单位;以三十斤为一钧。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。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。

千钧一发典故

  韩愈,字退之,唐朝邓州南阳人,是当时的大文豪,主张文以载道之说,以复古为革命,用散文代替骈文,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,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,他很反对佛教。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,他上表谏阻,得罪了皇帝,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,他在潮州结识了一个老和尚,这位和尚聪明达理,和韩愈很谈得来,而韩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,所以和这位和尚往来比较密切,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也相信佛教了。  他的朋友孟郊(几道),当时做着尚书,是最信奉佛教的。也为了得罪宪宗皇帝被贬谪到吉州去。到了吉州后,他也听到人们的传说,说韩愈已经信起佛来,他有点疑惑,因为他知道韩愈是反对信仰最力的人,为此,他特地写了一封信去问韩愈。韩愈接到孟几道的信后,知道他与和尚往来,才引起别人发生了误会,马上回信向孟几道加以解释。而且,韩愈对当时在朝的一班大臣们,信奉佛教,不守儒道,一味拿迷信来蛊惑皇帝,大大加以抨击。他对皇帝疏远贤人,使儒道坠落,颇为愤慨。  信中有这样的话: “百孔千疮,随乱随失,共危如一发引千钧……” 这是比喻一件事情,到了极危险的地步,好像一根头发,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。现在一般人凡是遇到最危险的事情,往往就拿这句话来形容。这则成语见韩愈给孟尚书书,有:“共危如一发引千钧,绵绵延延,洼以微灭。”之句。

千钧一发用法说明

千钧一发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。

千钧一发例句

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,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,救起了落水儿童。
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,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。
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,刘英俊拦住了受惊的军马。
在千钧一发的时刻,若想逃生,不容许你有半点犹豫。
唉,现在已不再是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分,但日本依然在慢慢的转变。
会议纪要称,这是个"千钧一发"的时刻。
眼看着女孩要掉下了楼,他在千钧一发之际冲到楼下,用双臂接住了她。
千钧一发之际,他奋不顾身地跳下河,救起溺水的小孩。
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我想起了跆拳道中的上胳挡,我的手习惯性地遮住了脸。
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,只能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才有可能扭转局势。
黄继光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,用他那宝贵的身躯堵住了机枪口。
就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,一位青年拦住惊马,救出了吓呆的孩子。
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老班开会回来了。
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他挺身而出,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国家财产。
千钧一发: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,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。
魔术师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,从紧锁的水箱中逃生。
司马光的小伙伴掉到了水缸里,在千钧一发的时刻,他搬起石头砸开了水缸,救了伙伴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,一位在楼下经过的女士伸手接住了掉下的孩子。
在千钧一发之际,我们要誓死保卫祖国。

千钧一发变体形式

千钧一发和“危如累卵”;都比喻非常危险、危急。不同在于:①千钧一发偏重于“危急”;“危如累卵”偏重于“危险”;不能表示“紧急”。②千钧一发可跟“事”搭配;“危如累卵”不能。“危如累卵”可用于具体东西;千钧一发不能。

千钧一发相关成语

千钧一发变体形式

钧,不能写作“均”。

千钧一发的成语谜语

最韧的头发

千钧一发翻译

日语: 一髪(いっぱつ)千鈞を引(ひ)く,危機(きき)一髪,間(かん)一髪
俄语: критический момент
其他: <德>an einem Faden hǎngen <im kritischen Augenblick><法>poids de trente mille livres suspendu à un cheveu <danger imminent>

千钧一发成语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