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舟求剑

kè zhōu qiú jiàn [ke zhou qiu jian]
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ㄎㄜˋ ㄓㄡ ㄑ一ㄡˊ ㄐ一ㄢˋ
读音: 刻;不能读作“kē”;剑;不能读作“jiǎn”。
繁体 刻舟裘劍
简拼 KZQJ
结构 连动式成语
分类 成语结构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
刻舟求剑释义

舟:船;求:寻找;寻求。在船上刻记号;寻找失落水中的剑。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;死守教条;拘泥固执;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。

刻舟求剑典故

  战国时,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。船到江心,他一不小心,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。他赶紧去抓,已经来不及了。 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,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,马上掏出一把小刀,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,并向大家说:“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,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。” 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,也不再去问他。 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,去捞取掉落的宝剑。捞了半天,不见宝剑的影子。他觉得很奇怪,自言自语说:“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?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,怎么会找不到的呢?”  至此,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,说:“船一直在行进,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,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?”  其实,剑掉落在江中后,船继续行驶,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。像他这样去找剑,真是太愚蠢可笑了。

刻舟求剑用法说明

刻舟求剑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
刻舟求剑例句

似你这样寻根究底,便是刻舟求剑,胶柱鼓瑟了!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)
时势已变,刻舟求剑只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。
他由于不学理论,不关心时政,所以在工作中常常闹出刻舟求剑那样的笑话来。
今非昔比,你老是想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,和刻舟求剑有何不同?
愚民也要与时俱进才行。这样刻舟求剑是不行的。
你不循原路回去找钱,只会在屋子里刻舟求剑般地乱找有什么用?
从事研究工作,眼界要宽,知所权变,切忌刻舟求剑。
这种刻舟求剑的人,当然不能给他做大事的机会。
他本来思想就僵化,会干出像刻舟求剑般的蠢事来也不意外。
你不循原路回去找钱,只会在屋子裡刻舟求剑般地乱找有什么用?
因应各种状况,我们不宜刻舟求剑,不知变通。
信息时代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,我们不能用刻舟求剑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。
如果我们继续自以为是,拘泥固执,难免会做出"刻舟求剑"的蠢事来。
很多家长容易走一个误区,就是刻舟求剑。
现在大规模再推雷锋,很有刻舟求剑之忧。
在求新求变的潮流中,我们绝不能刻舟求剑,食古不化。
似你这样寻根究底,便是刻舟求剑,胶柱鼓瑟了!
技术指标只是参考而已,灵活利用,不能刻舟求剑。
我们应当记取刻舟求剑的教训,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。
刻舟求剑是冷笑话啊!
黄陂区罗汉村一男孩被患有精神刻舟求剑翻译病的父亲打死。
“刻舟求剑”这个成语讽刺那些办事迂腐,不知道变通情况的人.
李智揣测杨肉白必然会来探望亲亲,于是在病院里布满了警员,刻舟求剑。
处理事情本来就要考虑各种情况,然后提出最适当的因应措施,绝不能刻舟求剑。

刻舟求剑变体形式

刻舟求剑和“守株待兔”;都含有“拘泥不知变通;做根本做不到的事”的意思。但刻舟求剑重于“刻”和“求”;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;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;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;“守株待兔”重在“守”和“待”;强调主观上不努力;仅想坐守等待;侥幸得到意外收获。

刻舟求剑变体形式

剑,不能写作“箭”。

刻舟求剑的成语谜语

在船上作记号

刻舟求剑翻译

日语: 情勢(じょうせい)の変化も知らず,古いしきたりに拘(こたわ)ること

刻舟求剑成语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