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愎自用

gāng bì zì yòng [gang bi zi yong]
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ㄍㄤ ㄅ一ˋ ㄗˋ ㄩㄥˋ
读音: 愎;不能读作“fù”。
繁体 剛愎自用
简拼 GBZY
结构 联合式成语
分类 成语结构
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

刚愎自用释义

刚:强硬。愎:固执;任性。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自用:自以为是。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

刚愎自用典故

  公元前597年春(春秋时期),楚国打进郑国,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,并苦苦求饶,取得了楚王的同情。当年夏,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。晋军南下,兵临黄河时,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,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,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,再出兵攻打郑国,讨伐背叛者。荀林父的副手先縠表示反对,认为这样“不行”,并说:“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,是因为军队勇敢、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。现在失去了诸侯(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),不奋勇当先,不能说是尽了力。有敌人不去攻打,不能说是勇敢。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,不如死了。”先縠还说道:“率军出征,遇到强敌而退却,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;担任军队统帅,而终非大丈夫,唯有你们能做得出,我办不到”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,继续前进。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,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,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。  楚国军队想北上,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。听说晋军已渡河,楚王想退兵返国。其宠臣伍参想战,而令尹(官名)孙叔敖则不想战,并说:“去年打陈国,今年攻郑国,不是没有战争。战而不胜,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?”伍参说:“如果这次打胜了,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;不能战胜,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,还能吃得上吗?”令尹转车反旗,伍参对楚王说:“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,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;其副手先縠刚愎不仁,不肯听从命令;他们的三个统帅(指中军、上军、下军之首领)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,就是想听从命令,也没有统一的上级,大家听谁的?这一仗,晋军必败。”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,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。

刚愎自用用法说明

刚愎自用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十分固执自信。

刚愎自用例句

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。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。(茅盾《子夜》十)
他一点儿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,是个刚愎自用的人。
刘叔叔刚愎自用,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。
他一向刚愎自用,即使遇到困难,也不肯向人移樽就教。
几次劝他,他似乎从未听进,如此刚愎自用,(刚愎自用造句如何是好?
他怎么不怪自己刚愎自用,却怪别人不配合呢?
当主管的切忌刚愎自用,才能察纳雅言。
谚智者通权达变,愚者刚愎自用。
如果过分坚持己见,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刚愎自用,而不愿提供意见了。
这个人素性刚愎自用,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。
经理要是一直如此刚愎自用,最后一定众叛亲离,公司也就土崩瓦解了。
哪知我们老板是个刚愎自用的人,我们将利害关係说破嘴了,他还是我行我素。
由于马谡刚愎自用,街亭一役西蜀全军覆没。
他总是自以为是,从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,刚愎自用得令人无法忍受。
我原来的老板就是刚愎自用,才会众叛亲离,最后公司只好关门大吉。
他骄傲自满,刚愎自用,遭到了很大的失败。
你如此不听人劝告,刚愎自用,后果不可想象的。
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理,彷彿在对牛弹琴。
我并不刚愎自用,以至于对贤人高见一概排斥。
经理要是一直如此刚愎自用,最后一定眾叛亲离,公司也就土崩瓦解了。
老王这个人太刚愎自用,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
这种刚愎自用的人,你劝他是费力不讨好的。
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盖世之勇,由于刚愎自用,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。
我并不刚愎自用,以至于对时贤高见一概排斥。
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,不但损了他的幸福,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。

刚愎自用变体形式

刚愎自用和“我行我素”;都有“不接受别人的意见;自己做自己的”意思。但刚愎自用含贬义;偏重在“顽固任性;自以为是”;“我行我素”偏重在“照平常的一套去做。”

刚愎自用变体形式

愎,不能写作“复”。

刚愎自用的成语谜语

最自以为是的人

刚愎自用翻译

日语: 強情でてんで人の意見(いけん)を聞かない
俄语: самодурство
其他: <德>eigensinnig und herrisch <selbstherrlich und starrsinnig><法>n'en faire qu'à sa tête <entêté>

刚愎自用成语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