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身试法

yǐ shēn shì fǎ [yi shen shi fa]
一般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一ˇ ㄕㄣ ㄕˋ ˙ㄈ
读音: 试;不能读作“sì”。
繁体 以身試灋
简拼 YSSF
结构 偏正式成语
分类 成语结构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
以身试法释义

身:亲身;指生命;试:尝试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尝试法律。

以身试法典故

出处《汉书,王尊传》西汉时,高阳出了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,叫王尊。王尊从小死去父亲,由他的伯父抚养长大。伯父家里比较贫穷,王尊每天要赶羊群到野外去放牧。这孩子最爱读书,放牧时总要带些书阅读。渐渐地,他对书上提到的那些秉公执法的官吏十分崇敬,希望自己将来也成为这样的人物。一天他向伯父央求,为他在郡的监狱里谋一份差使。这时王尊才十三岁,伯父听后惊讶他说:“你还是个孩子啊,又不懂刑律,怎么能到监狱去做事呢?”玉尊说:“孩儿已从书中见到过很多。以后再跟狱长多学学,不就行了吗?”伯父经不住王尊一再央求,便备了礼托人找狱长说情。狱长便把王尊当听差在身旁使唤。王尊当了几年听差,经常接触到刑狱方面的事务,长进很快。一次他随狱长去太守府办事,被太守看中,便把他留在府中做文书方面的事。又过了几年,王尊辞去职务,攻读孺家经典,之后再被任用。由于他执法严正,逐步提升,当上了县令,后来又升为安定郡大守。当时,安定郡官场非常混乱,一些官员利用权势作威作福,鱼肉百姓。王尊一到那里,立即整顿吏治,并晓示属县所有官吏忠于职守,以身作则,为下属作出榜样。法律无情,不要用自己的身体去尝试一下法律。郡里有个属官心狠手辣,搜刮大量民脂民膏,民愤极大,告示贴出后不见改悔,于是王尊把他捉拿归案。这贪官入狱后,没几天就一病身亡。接着,王尊又惩办了一批罪行严重而又没有悔改的豪强。这样一来,安定郡开始太平起来。

以身试法用法说明

以身试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以身试法例句

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奉公守法,不要以身试法。
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知法懂法,不以身试法的好学生!
谁敢以身试法,必将严惩不贷!
他藉职务之便贪污受贿,以身试法,结果东窗事发,备嚐牢狱之苦。
对那些故意以身试法的警务人员,一定要加重惩处,才能整顿风纪。
以身试法,挑战法律和道德只会给自己和家人,甚至别人的家庭带来悲痛。
你明知挪用公款是违法的,为什么却偏要以身试法!
对于那些明知故犯,以身试法的执法人员,应该从重量刑,以维护法律尊严。
他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,但却仍心存侥倖,以身试法,终于铸成大错。
疏而不漏如果有人胆敢以身试法,终将逃脱不了国法的惩罚。
为求政治清明,凡敢于以身试法的人都应严惩,即使是高官都不能宽贷。
这些走私犯为了赚大钱,不惜剖腹藏珠,以身试法。
我们千万不可以身试法。
你竟敢以身试法,制作盗版光盘出售,你这是明知故犯,罪上加罪。
法律是公正的,这批以身试法的公务人员,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他身为税务人员,却又以身试法,屡屡逃漏税赋。
他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,但却仍心存侥幸,以身试法,终于铸成大错。
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,以身试法的人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。
虽然闯红灯不是什么大错,却是法令所禁止的,你既要以身试法就得甘心受罚。
为了钱有些人出卖自己的灵魂,拿生命来开玩笑,以至于不惜以身试法。

以身试法变体形式

以身试法和“知法犯法”都指明明知道是犯法的事;还要亲自去做。但以身试法偏重于亲自去做犯法的事;仅指犯法;“知法犯法”偏重于“明明知道犯法”;还故意违犯;并含有违犯规章制度等意思;应用范围较广。

以身试法变体形式

试,不能写作“式”。

以身试法的成语谜语

故意杀人

以身试法翻译

俄语: испытывать на себе строгость закона
其他: <法>braver la loi <défier la loi>

以身试法成语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