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再起

dōng shān zài qǐ [dong shan zai qi]
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ㄉㄨㄥ ㄕㄢ ㄗㄞˋ ㄑ一ˇ
繁体 東山再起
简拼 DSZQ
结构 偏正式成语
分类 成语结构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
东山再起释义

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(今浙江上虞县);后来又出任要职。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。

东山再起典故

  公元383年八月,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。向南的大路上,烟尘滚 滚,步兵、骑兵,再加上车辆、马匹、辎重,队伍浩浩荡荡,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。  过了一个月,苻坚主力到达项城(在今河南沈丘南),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,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,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,前秦水陆两路进军,向江南逼近。 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,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。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,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。  谢安是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出身士族,年青的时候,跟王羲之是好朋友,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,吟诗谈文。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,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。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,不愿做官。有人推举他做官,他上任一个多月,就不想干了。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:“谢安不出来做官,叫百姓怎么办?” 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,他才重新出来做官。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,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“东山再起”。

东山再起用法说明

东山再起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重新得势。

东山再起例句

要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,东山再起。
乐观的人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,悲观的人因缺乏自信,往往一败涂地。
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,妄图东山再起。
睽违政坛多年后,他东山再起,高票当选立委。
这位政治家自从5年前失败后,现在又东山再起了。
等我东山再起了我一定回来好好报答你的。
今天这样安排,就是为了等待时机,以便东山再起。
犯点小错误,受点小处分,只要接受教训,今后还会东山再起的。
你失败瞭,他笑话你,你东山再起瞭,他绝对嫉妒你,因为他只能是那个素质的人。
人最怕失败后便一蹶不振,失去东山再起的斗志。
换个思路换个产品,你一定会想史玉柱一样东山再起。
曾经以为天长地久,如今却要东山再起。
就依你现在的能力要想和他一样东山再起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。
你今天虽然是算失败了,但是我相信你一定会有东山再起的哪一天的。
如果你想东山再起你就必须从有再来,改变你以前没有做好的地方。
你不用等到东山再起,现在你眼前就有一个多么好的机会能够从头再来。
我一定要东山再起把曾今属于我的辉煌都拿回来。
不是我要烦恼我玩完瞭,而是你应该烦恼东山再起的我。
曹操望着自己军队被杀得血流漂杵,尸积如山,只好鸣金收兵,徐图东山再起。
为了振兴经济,在总统特别力邀下,原已归隐田园的他终于东山再起,主掌经济部。

东山再起变体形式

东山再起和“卷土重来”、“死灰复燃”;都有“失败后重新出来活动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①东山再起和“卷土重来”偏重指失势后重新得势;“死灰复燃”偏重指恶势力、坏现象。②东山再起多用于人;而且大多是本来有势力、有地位的人;“卷土重来 ”不限于此;它的适用对象宽得多;“死灰复燃”应用范围更广;既可指人;也可指事与物。

东山再起变体形式

再,不能写作“在”。

东山再起的成语谜语

谢安复职;夕阳西下几时回

东山再起翻译

日语: 再起(さいき)する,もとの勢力(せいりょく)をもり返す
俄语: вновь появляться на арéне
其他: <德>wieder ans Ruder (od. an die Macht) kommen <ein Comeback feiern><法>retour au pouvoir <quitter sa retraite et rentrer dans la vie publique>

东山再起成语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