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笔勾销

yī bǐ gōu xiāo [yi bi gou xiao]
一般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一 ㄅ一ˇ ㄍㄡ ㄒ一ㄠ
读音: 勾;不能读作“diào”。
繁体 一筆勾銷
简拼 YBGX
结构 偏正式成语
分类 数字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
一笔勾销释义

勾销:取消;抹掉。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;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。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;一概不计较。

一笔勾销典故

  范仲淹,字希文,吴县(今苏州市)人。他出生于贫苦人家,两岁时,父亲就死了,母亲谢氏为生活所迫,只得带着他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朱姓人家,从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说。由于是母亲从范家带过来的,范仲淹在朱家所处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,但是年幼的范仲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。  范仲淹刻苦好学,一有机会就向有学问的人请教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越来越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建功立业。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(公元1011年),二十三岁的范仲淹辞别母亲,不远千里来到北宋南都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,进入应天书院攻读。求学期间,他废寝忘食,昼夜苦读,从不浪费分秒时间,一连几年都是这样。由于生活日益贫困,有时他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,从没有脱下衣服好好睡过一个舒服觉。范仲淹有个同学是南都留守的儿子,对范仲淹勤奋苦学的精神相当钦佩,就告诉他的父亲。留守听了很是感动,让他的儿子带些好酒好菜送给范仲淹。盛情难却,范仲淹只得收下。可是他并没有去享受这顿美餐,而是任由这些食物放在那里直至腐烂。留守的儿子很不解,就去问范仲淹为什么这样做。范仲淹说:“我对令尊的美意心存感激,只是我喝粥已成习惯,并不觉得苦;如果我现在就贪图美味,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苦呢!”有志者,事竟成。四年后,范仲淹高中进士,不久就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,他回家把母亲接来,恢复了自己原来的姓名。  宋仁宗康定元年(公元1040年),西夏进犯,边关告急。范仲淹主动请缨,要求到陕甘边疆去担负抵御西夏进犯的重任。由于范仲淹治军有方,爱抚士卒,在反击西夏进攻的战斗中,军民一心,频频取得胜利。从此,西夏人不敢再轻易进犯。在范仲淹的努力下,双方正式议和。  由于抵御西夏有功,范仲淹被调回京城担任副宰相一职,开始在政治上大展鸿图。他联合富弼、欧阳修等人进行改革,开始实行“新政”。  范仲淹推行“新政”雷厉风行,对官员的考核与任命极为严格。他亲自取来各地官员名册,一个个检查他们的任职情况,对于那些碌碌无为的官员毫不心慈手软。当他发现有人“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时,就将此人的名字从名册上一笔勾销,逐出官场,另外选拔一些比较干练的人上马。富弼对范仲淹素来恨敬重,看到他在整肃吏治上如此不留情面,不免有些担心,便从旁劝阻说:“把一个人的名字从名册上一笔勾掉很容易,可是这样一来,被勾去名字的人就要全家痛哭了!”范仲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:“他一家人哭,总比他们祸害千家万户,让千家万户悲哭要好得多吧!”  遗憾的是,由于改革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,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,不到一年便夭折了。范仲淹也被贬到陕西任四路宣抚使。

一笔勾销用法说明

一笔勾销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帐务等。

一笔勾销例句

如有班部监司,不才官吏,一笔勾销,永不叙用。(元 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二折)
他们多年的恩怨总算一笔勾销了。
在女人情投意合的地方,男人只能把彼此的怨恨一笔勾销。
只要你把东西还给我,我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便一笔勾销了。
他们二人从此握手言和,过去的恩恩怨怨也一笔勾销。
张中伟同志说,过去的账一笔勾销,从现在起,我们要相互友好。
过去的事就一笔勾销了吧,让我们重新做一对好朋友。
我们的旧帐已经一笔勾销了。
而上周,他却将所有的善意行动一笔勾销,准备与日本帝国的邪恶战史同流合污.
那个……不知者不怪,以前的事一笔勾销了怎么样?
你会耸耸肩膀,把整件事归咎于仓管员不明智的经营而作为坏账一笔勾销吗?

一笔勾销变体形式

一笔勾销和“一笔抹杀”;都含有“全部销去”的意思。一笔勾销是用笔勾画。比喻全部取消;不再计较;“一笔抹杀”是用笔涂抹;比喻全盘否定。

一笔勾销相关成语

一笔勾销变体形式

勾,不能写作“夕”。

一笔勾销的成语谜语

旧账还清

一笔勾销翻译

日语: 一切(いっさい)を帳消しにする
俄语: уничтóжить одним рóсчерком <одним мáхом покончить>
其他: <德>einen Schluβstrich unter etwas ziehen<法>passer l'éponge sur le passé <annuler d'un trait de plume>

一笔勾销成语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