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毛不拔

yī máo bù bá [yi mao bu ba]
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
注音: 一 ㄇㄠˊ ㄅㄨˋ ㄅㄚˊ
读音: 毛;不能读作“mǎo”。
繁体 --
简拼 YMBB
结构 主谓式成语
分类 数字成语
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

一毛不拔释义

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。形容为人十分吝啬;自私。

一毛不拔典故

出处《孟子 尽心上》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墨子兼爱,摩项放踵,利天下,为之。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啬自私。故事墨子,名翟,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,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:他主张“兼爱”,反对战争。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,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,反对墨子的“兼爱”,主张”贵生”“重已”,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,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,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。有一次,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:“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,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,你干不干?”“天下人的问题,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!”离滑厘又说:“假使能的话,你愿意吗?”杨朱默不作答。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、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:“杨子主张的是‘为我’,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,能使天下人得利,他也是不干的,而墨子主张‘兼爱’,只要对天下人有利,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,走破了脚板,他也是甘心情愿的。”

一毛不拔用法说明

一毛不拔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一毛不拔例句

沈姑娘,你也太拿老了!叫我们管山吃山,管水吃水,都象你这一毛不拔,我们喝西北风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一回)
公益事业捐款会上,那个商人一毛不拔。
他是个十足的守财奴,在亲人需要资助时,他也一毛不拔。
看他整天攥着两个拳头,一文不花,活像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。
一毛不拔阴险冷血过桥抽板怕死草菅人命,可谓坏事做尽。
这种一毛不拔的人,谁会愿意跟他来往?
这种人真是一毛不拔的吝嗇鬼。
这种人真是一毛不拔的吝啬鬼。
没想到他平日一毛不拔,也会捐钱赈灾。
他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。
这个人是有名的铁公鸡,一毛不拔。
他虽然很富有,但却一毛不拔,从不参加公益活动。
他是单位里有名的铁公鸡———一毛不拔。
他就像只铁公鸡,一毛不拔。
没想到他平日一毛不拔,也会捐钱賑灾。
一个人要真是一毛不拔,有谁会喜欢他?
这个守财奴,平日里一毛不拔,今天要让他好好出点钱,那可是一件难事。
他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,这次捐款,他竟破天荒地捐了10元钱。
如果社会上人人都一毛不拔,还有什么人情味可言!
这个人太吝啬,简直一毛不拔。
我问这位新来的人可否用一下他的梳子,可是他却一言不发。这真是一个一毛不拔的人。

一毛不拔变体形式

一毛不拔和“爱财如命”都形容极其吝啬;“爱财如命”含有“极其贪婪”的意思;一毛不拔没有;一毛不拔含有“自私”的意思。“爱财如命”没有。

一毛不拔变体形式

拔,不能写作“拨”。

一毛不拔的成语谜语

铁公鸡

一毛不拔翻译

日语: 非常(ひじょう)にけちである
俄语: быть крáйне скупым <скряга>
其他: <德>sich nicht einmal ein Haar ausrupfen wollen <die Hand auf der Tasche halten><法>pingre <ladre>

一毛不拔成语拆分